公司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公司动态

【计量知识】了解气象计量|雨量计的发展过程

【计量知识】了解气象计量|雨量计的发展过程

近全国各地高温预警,大家都在呼叫雨神驾临,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在这其中,就有 一项气象数据——降水量。

 

以平时肉眼可见,大概能知道雨量怎么样,但是对于人员而言,为了判断雨量的真正数值,需要用到专门的测降水量的仪器。今天跟着四川计量校准机构成都华准计量,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天池测雨

 

唐宋开始,测量雨量的多少,是与降雪多少来算的,开始用尺寸来进行计算,“肤寸”“寸余”“数寸”“及尺”“近尺”“盈尺”“三四尺”等。但实质上,雨水和积雪的测量是不一样的,积雪可以直接丈量,雨水会流动。所以雨水用寸、尺、丈计量,借助于专门的器物。

 

从南宋秦九韶《数书九章》记载,测量雨水有“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竹器验雪”等几种方式。其中“天池测雨”法是用天池盆来收集雨水,通过计算获得地面降水量虽然简陋但为当时的雨水测量起到很大的作用,可以算是雨量器的雏形。

 

铜雨量器

 

直到到了明朝时期,国家的统一的圆筒形测雨器,供给地方州县使用。公元1442年,出现了有标准的铜制雨量器。

 

入土深度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雨量观测的方式,就是“雨水入土深度”接近现在水文学所说的土壤含水量。

 

如今的发展,都有迹可循,都是先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指挥。虽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每一步都是走的越来越好,也成为了雨量计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hzjiliang.b2b168.com/m/

返回目录页